人形机器人行业要闻

来源:星际视野科技
半导体行业要闻
全球GaN产业迎来重构:台积电将于2027年前逐步退出GaN代工;两大合作接连落地——格芯(GF)获台积电650V与80V GaN技术授权,纳微半导体与力积电携手,启动8英寸GaN量产。产能正向GF、力积电多元承接,推动GaN在新能源汽车、AI数据中心等高端应用加速放量。
台积电自2011年布局、2015年量产,打造40V–650V平台,峰值占全球GaN代工约40%,并为纳微等供货,普及快充。此次退出因战略聚焦:相较AI芯片与先进封装的高毛利,GaN投片小、营收有限;叠加英诺赛科等8英寸成本压力与镓原料管制,台积电将资源转向回报更高领域。
GF获650V与80V授权成为关键补位。该美系纯代工厂具美欧亚制造布局,依托佛蒙特伯灵顿在硅基高压GaN积累完成认证,计划2026年初开发、当年量产。此举完善GF产品线,切入数据中心、工业与电动车电源,并填补台积电退场后的美国本土GaN产能缺口,为全球客户提供本地化供应链支持。
来源:EEWORLD
合成生物行业要闻
近日,医药央企华润医药发布公告,宣布将联合多家附属公司共同成立规模达5亿元的产业基金,重点投向合成生物学、创新药物及生物技术等高增长领域。根据公告细节,华润医药集团拟出资1.23亿元,约占基金总额的24.6%。而华润双鹤同期也宣布设立"华润双鹤产业基金",承诺出资不超过8300万元,约占总额的16.60%。
华润并非首个布局生物制造的中央企业。事实上,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就在第二批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中明确点名生物制造,为央企布局提供了政策指引。随着国家政策明朗化,招商局、国投集团、国药集团、保利集团等至少6家央企已率先进行合成生物相关产业布局,涉及领域包括医药、农业、材料等多元赛道,共同竞逐这一被市场预估为"万亿级"的新兴产业风口。
在农业领域,中央企业的生物制造布局已呈现出多元化、全链条的特点,从生物育种到新型食品,从生物农药到生物基材料,各个环节均有涉足。
艾格农业董事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投资联合体秘书长黄德钧在前不久举办的杨凌农高会上介绍,2021年至今,中国农业科创投资迎来发展黄金期,进入生物农业时代,基因编辑育种、合成生物学、微生物肥料/农药、细胞培养等成为投资重点。
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科技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生物制造正是其中的主战场之一。据《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统计,2025年已有10余个省市/开发区出台合成生物制造或生物制造专项政策,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协同推进的政策体系。
同时,《白皮书》显示,2025年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超万亿,近一年生物制造领域投融资总额约280亿元。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在生物制造领域已形成一定优势,我国在生物制造领域发文量和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均居全球第一,部分关键技术领域正从"跟跑"向"并跑"和"领跑"转变。

来源:合成生物学网
Copyright © 2021 上海溢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19181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